(金門 陳和保 攝影提供)
(臺灣 蘇琇 提供)
無論是早期或現今的女子出嫁,嫁粧內都會有一對喜氣的燈籠,
並派一名好生肖的男子來提,通常都是新娘的兄弟或姪孫輩來提著或挑著燈籠,
隨新娘來進夫家門。
(金門 陳和保 攝影提供)
燈在閩南語的音:「燈」與「丁」同音,
所女方的「燈」到男方就是「送燈」,
意有「添丁」的含義,這希望新娘進門能趕緊為男方家來「添丁」。
當燈籠進門,男方會非常高興,並要給大紅包給提燈的新娘的兄弟或姪孫,並招待致謝。
新娘燈是一對喜氣的宮燈,是由女方準備給出嫁的女兒的嫁粧,
此燈為六角型織繡富貴花與龍鳳的圖騰及流蘇裝飾的宮燈,因上頭的龍鳳關係也稱作龍鳳燈。
早期新娘燈的燈布是新娘的女紅,隨時間演變則現今都向商家來購買。
(筆者攝影金門親戚府宅)
(金門 許城熏 攝影提供)
目前閩南人會採用龍鳳繡花宮燈,
在金門較多,而澎湖與臺灣中南部鄉村還有少數人會採用繡製的,
早期新娘燈都是繡品,現今臺澎地區則取用壓克力製的較多。
(澎湖 陳秀寶 攝影提供)
(澎湖 陳秀寶 攝影提供)
(澎湖 陳秀寶 攝影提供)
(金門 陳和保 攝影提供)
因掛新娘燈的也是有指定的位子在,
在臺灣地區新娘如用龍鳳繡燈則需掛在天公燈、三界公燈的兩旁,忌掛於主燈位子。
而現今有些地方則不用龍鳳燈,而採用有有印玉皇大帝、三官大帝及八仙或吉祥的圖案的壓克力宮燈,
此燈掛法則面向外,左方玉皇右方三官的掛法。金門則是新娘燈掛在神案左右邊。澎湖的新娘燈則掛新娘房上。
(臺灣 羅勻 攝影提供)
(臺灣 羅勻 攝影提供)
女方嫁粧會一對「新娘燈」,男方也會準備一對,
男方的燈則稱「新郎燈」,象徵「壯丁」綿延也子孫成群,
代表「出丁」。新娘出嫁時需由新娘的兄弟輩如兄弟生肖關係則會好生肖的派姪孫輩,
提燈往新郎家,探房時將此燈擺放在床的中央 ,此俗稱為「進燈」,
所媒人在舅仔提燈進房時,會大聲你唸著:「舅仔進燈,新人出丁」,
如是姪孫輩「小輩提燈來,乎新人添丁擱進財」,媒人好話唸好,
就需有人接著應答「有哦」來表示祝福到又好運來。
(臺灣 蘇盈彰 攝影提供)
(臺灣 蘇盈彰 攝影提供)
(金門 楊詩傳 攝影提供)
(金門 楊詩傳 攝影提供)
新郎燈編織出渾圓的飽滿外型。閩南人並在上頭繪畫上象徵吉祥好運的各花樣。
燈上經常可看到蓮蕉花、蓮花、桂花、牡丹,取其「連招貴子」之意;
也暗示出男丁,而「蓮蕉」的閩南語的諧音有男性性器的音,
繪牡丹則是花開富貴,元寶則比喻「招財進寶」。
鴛鴦則象徵夫妻恩愛相隨,還有需多的吉祥花樣,
(金門 陳和保 攝影提供)
(金門 陳和保 攝影提供)
(金門 楊詩傳 攝影提供)
依地方繪製也有所不同或變化,同樣的燈肚的兩邊會寫上兩家的姓氏、燈號或祖先官銜。
就能一眼便可看出其祖宗淵源,如筆者姓楊,所製作燈者就取紅顏料在燈上頭書寫姓氏「楊」,堂號「四知堂」。
閩南人新郎燈較華麗花樣也豐富,目前臺灣還有少數閩南人還會採用傳統的字姓燈。
(金門 陳和保 攝影提供)
而絕大多數也大都也改採用塑膠壓克力的宮燈,
上頭有印製八仙圖和三官大帝、玉皇大帝與其他吉祥的字樣的燈具,
現在臺灣閩南人都在結婚敬天公就將燈掛在設置,敬天公的棚架上,
(筆者攝於臺灣親戚府宅)
(臺灣 何彥廷 提供)
有的則掛在其中的一張八仙桌的左右兩旁。
閩南人現今還保留用最多的字姓燈只剩金門還有保留製作,
臺灣除非講究才再請人來繪製,否則都以改宮燈的來代字姓燈。
(臺灣 何彥廷 提供)
(臺灣 蘇琇 提供)
(臺灣 楊宜興 攝影提供)
閩南添掛燈,男方都在婚禮前一日掛上,
女方則是婚禮當天由新郎倌的妻舅或姪孫輩提來,
有的則改婚禮前一日或數日連同大型嫁粧讓男方派的運載嫁粧車,來運到男方家。
(臺灣 洪景晃 攝影提供)
(臺灣 洪景晃 攝影提供)
臺灣則南部客家人,也是有保留添燈的禮俗,
客家人將此燈稱子孫燈,新娘燈稱女燈,
新郎則稱男燈,客家人的男燈,型圓樣式簡單,比閩南的等較小些,
顏料紅色配藍色,兩個燈具上一面取紅色顏料寫男家姓氏,
並另一面則寫「添丁進財」、「世代興隆」,空白的地方則畫紅花配藍色顏料來繪枝葉,
樣式與閩南化風不同。新娘燈則也與閩南相同,取宮燈繡製或塑膠壓克力的宮燈。
(臺灣 王宜鋅 攝影提供)
此在迎娶時男燈需提去女方家,女方則在迎娶回程,派人將女燈與男方人一起提燈回男方。
客家人在迎娶新娘回來時,會將男燈與女燈,先掛在祖堂(正廳)的外頭,在敬祖吉時一到,
新郎與新娘至祖堂祭 祭拜,由母舅和伯父主持「拜祖公婆(祭祖)」儀式,
此時男方父母,會向神明、
祖先家中增添一位媳婦的喜訊,
祭祀後新郎的母舅將女方帶來的女燈和男燈高舉燈盞,
掛在祖堂樑柱上,完成添燈儀式。
(臺灣 王宜鋅 攝影提供)
男女購燈的早期一說~
無論新郎燈或新娘燈在購買時,一定要加以講價,才會有「出丁」的意義,據
說如此才會人丁興旺,現今則沒有此說法,因燈價多少就多少不在加價。
(金門 楊詩傳 攝影提供)
共同添掛燈俗,
燈一掛上就不收起來,則一直掛到老舊,而家中有喜事時沒燈位可懸掛,
才會取下最舊的來掛上新燈,燈代表光明也有傳宗接代的傳遞好的含義的意思。
圖文版權屬楊朝欽所有,引用轉載請告知並註明資料來源,謝謝合作。